
通知公告
马铃薯广适抗病品种选育与绿色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19-05-09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2019年5月9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7位省内外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马铃薯广适抗病品种选育与绿色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该成果提交的资料齐全,符合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
2.针对引进和国内自育马铃薯品种不适应四川中纬度垂直气候生态区的突出问题,揭示了马铃薯生理生态关键因素变化规律,提出了利用安第斯亚种创制长日照不敏感型种质资源的策略,获得了120余份亲本材料;创建了高低海拔穿梭、不同生态区温光差异适应性选择的育种新方法,选育了广适、抗病、高产等综合性状优异的川芋117等4个突破性品种,实现了四川马铃薯品种的升级换代。
3.研发出基于营养液电导率和pH值自动精准调控的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生产物联网自动化雾培装备,升级优化了原原种雾培生产技术体系,每平方米结薯数1953粒,达国内外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加强和稳定了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应用。
4.揭示了育成品种块茎发育的温光效应、氮高效与高光效等生理生态特性,创新了前促中控后稳肥水耦合、氮营养快速诊断、连作障碍缓解等关键技术,优化集成了提质增效与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为育成品种的快速大面积推广应用和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5.获得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发表论文49篇,出版专著2部,制定并发布四川省技术标准2项。
6.2011-2018年,累计推广1100余万亩,新增鲜薯300余万吨,新增纯收益37亿多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创新性强,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雾培原原种高效生产物联网自动化技术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大成果的推广应用。
成果评价专家组名单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19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