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青藏高原牦牛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19-05-16  来源:本站   浏览:0

2019515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专家对西南民族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阿坝州畜牧工作站、四川省阿坝州龙日种畜场共同完成的“青藏高原牦牛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 该成果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

2. 首次从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组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牦牛种质特性研究。研究了32个牦牛品种(类群)的遗传特征,新发现21个牦牛类群,其中3个通过国家遗传资源鉴定。揭示了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特征,改变了以前认为牦牛遗传多样性贫乏的观点;确定了牦牛有两个起源,其中青藏高原东部是家牦牛的主要驯化起源地。

3. 建立了牦牛品种(类群)最齐全的种质资源组织库、细胞库、全基因组数据库和功能基因数据库;首次将牦牛全基因组的DNA序列组装到30条染色体上(29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绘制了牦牛全基因组的精细物理图谱和泛基因组图谱。

4. 获得了牦牛成纤维细胞、乳腺细胞和颗粒细胞等体细胞系;系统构建了牦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胚胎工程技术体系;阐明了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实现了母犏牛胚胎移植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可持续利用,显著提高了牦牛的生产效率。

5. 基于发掘的牦牛新资源,建立牦牛选育基地6个,组建选育核心群12个。创新提出“川西北现代草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农牧区耦合牦牛全年均衡出栏4218模式”,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6. 获得授权专利2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212篇(SCI论文47篇);专著3部;制颁农业行业标准1个、四川省地方标准6个。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围绕牦牛种质资源挖掘创新和牦牛产业发展的需求,科研工作难度大,研究内容系统深入,方法先进,创新性突出,整体居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成果评价专家组名单

image.png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19516日        

官网
微博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