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长江上游鳅科典型鱼类种质保护和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2-05-25  来源:本站   浏览:0

2022428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邀请7位省内外专家对内江师范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长江上游鳅科典型鱼类种质保护和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通过野外调查及形态学、遗传学、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学等手段综合分析研究,系统地查明了8种鳅科鱼类的资源现状,发现了其不同地理群体间因独特的生活史特征而出现的生物学差异,首次创建了长江上游5种鳅科鱼类27个不同地理种群的DNA分子库、精子库和活体种质库,获批四川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个,为长江上游鳅科鱼类种质保护与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

2.攻克了亲鱼移养驯化成活率低和性腺发育差的难题;创建了5种鳅科鱼类全人工繁殖等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为人工增殖放流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种质保障和技术支撑,率先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增殖放流苗种13.5万尾,填补了鳅科鱼类增殖放流物种的空白,生态效益显著。

3.针对鳅科鱼类的摄食特性和生态习性,创建了精准投喂技术和立体循环水、工厂化、池塘养殖模式,构建了鳅科鱼类养殖技术体系。成果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多地推广,满足了市场对鳅科名优鱼类的消费需求,仅2020-2021年累计实现新增产值2亿余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4.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1件,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59篇,其中SCI收录7篇,培养硕、博士10人。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研究系统深入,创新性突出,应用性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image.png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2428日   

官网
微博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