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贵州山地特色肉羊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3-04-28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2023年4月15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专家对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等单位完成的“贵州山地特色肉羊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首次提出了适度规模的“家庭羊场”生产模式。针对贵州山地特色,明确了贵州家庭羊场适宜规模:能繁母羊50~100只、饲养规模150~500只,预期年收入15~40万元,并研究制定了贵州家庭羊场养殖经济效益评价标准。
2.优化集成了肉羊高效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从品种改良、圈舍设计、疾病防控、配种繁殖、草地放牧(饲草料供应)、育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关键环节,构建了以天然草地放牧为主、人工草地放牧和全舍饲相结合的贵州家庭羊场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3.开展了肉羊育种相关的基础研究探索。首次在“肠-睾”轴探究了羊肠道微生物与精子活力之间的互作关系,并发现微生物及其驱动的代谢物在调控精子发生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为调控种羊精子活力提供了新视角。研究了黔北麻羊公、母羊肌内脂肪(IMF)在主要部位分布特点、规律,挖掘了调控IMF的功能基因FASN,为黔北麻羊分子选育提供了参考。
4.推动了贵州家庭羊场转型发展。现场测评,家庭羊场地方山羊冬季放牧补饲日增重147-159g,全舍饲杂交山羊日增重211g,繁殖率提高40%-74%。关于贵州家庭羊场适宜规模的建议被省牛羊专班采纳并在全省推广,有效提升了养羊户的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实现小群体大规模、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参与制订行业标准2项、制(修)订地方标准3项,制订团体标准5项,发表文章13篇(SCI 2篇,中文核心2篇),参编专著3部,开发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产品3个,获地理标志产品1个、注册羊肉商标9个。2020-2022年,成果技术在全省23个肉羊重点县推广,覆盖肉羊养殖600万只,培育家庭羊场9727个,母羊繁殖率平均提高20%,出栏羊体重增加2.4kg,新增培育羔羊35.42万只,场年均增收1.2万元,新增利润35020.27万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特色鲜明,创新性强,有力推动了贵州省肉羊产业转型发展,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