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奶牛结核病和布病防控关键技术及牛奶安全性评价体系创新与应用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3-04-28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2023年4月24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专家对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奶牛结核病和布病防控关键技术及牛奶安全性评价体系创建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研建了奶牛结核病和布病监测体系,通过实施牛结核病和布病快速检测、精准诊断,掌握了贵州省“两病”流行特征。建立了侧流试纸结合FAM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诊断布鲁氏菌感染、结核病和布病双重PCR等2种检测方法,发明了检测布鲁氏菌抗原的免疫磁珠试剂盒。研究筛选了PPD、γ-干扰素ELISA、RBT、SAT等检测技术,连续5年对全省奶牛场进行“两病”调查,2016-2020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1%-0.07%和0.02%-0.07%,阳性样品主要来源于规模场,贵州主要流行为牛种和猪种布鲁氏菌,阳性动物没有明显年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流行本底和监测体系为贵州省奶牛场“两病”控制净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2.突破养殖场消毒灭源关键技术瓶颈,指导未来7年全省“两病”防治规划。研制血样采集、疫病防控清洁消毒、牛舍自动清洁、粪便清理和消毒机的喷洒机构等装置,集成“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牧场技术标准》《牧场工作标准》《牧场管理标准》等企业标准,编辑出版《奶牛常见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规模养殖场疫病控制技术系列丛书-牛病》,创建非免疫布鲁氏菌病净化场、非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和无牛结核病小区等示范 3个,指导15个奶牛场达到“两病”控制净化标准,全省牛群结核病、布病个体阳性率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病”控制净化技术方案纳入《贵州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方案》《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规范》,相关成果被写入《贵州省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贵州省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
3.确定了牛奶检测核心技术指标,构建了贵州牛奶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制定以病原核酸、重金属和药物残留等为核心内容,磺胺类、乳蛋白和黄曲霉素M1为优先检测指标的企业牛奶质量评价技术方案并在全省奶站、乳品加工企业应用,降低检测成本30%,成品奶检测合格率100%。贵州省2022年人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42.88%,人间布病感染数量同比下降5.2%。
4.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27篇,出版专著2部;2019-2022年在全省多个市(州)规模化奶牛场推广应用,新增经济效益12.15亿元,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同类技术先进水平,其中牛奶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达到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3年4月28日
- 上一条:高品质茧丝家蚕新品种贵蚕4号选育及应用...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