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猕猴桃优质抗性种质创制及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建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3-05-15  来源:本站   浏览:0

2023514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专家对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等单位完成的“猕猴桃优质抗性种质创制及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建”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 率先发明了含红色素基因的猕猴桃父本创制方法,开发出性别鉴定和红色性状分子标记技术,实现了性别和红肉目标性状的早期精准高效鉴定;发明了抗猕猴桃溃疡病育种材料的创制及猕猴桃溃疡病检测方法,解决了红肉黄肉猕猴桃抗溃疡病育种的关键技术难题。创制出红色性状更稳定、花青素含量更高的2倍体父本材料3份,品质优、抗性强的红肉、黄肉猕猴桃育种材料26份。

2. 首次绘制了猕猴桃风味和营养品质形成调控全局图谱,挖掘了AcNAC4AcERF182AcBCH1AcQDH4AcMYB211AcLAR2AcANR1AcMYB123-2AcERF192AcERF91等调控猕猴桃可溶性糖、有机酸、香气、维生素C、花青素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功能性关键基因10个,揭示了其分子调控机理;利用AcBCH1基因创制出高类胡萝卜素猕猴桃新种质,为高品质猕猴桃新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利用红色素基因父本创制方法,结合幼苗雌雄株标记、红色性状早期标记和抗性材料快速鉴定等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系统创建了猕猴桃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育种年限由16-17年缩短至12-13年。育成全球首个4倍体抗猕猴桃溃疡病红肉品种‘华红4号’;育成优质红肉新品种‘HFR18’、高抗溃疡病黄肉品种‘华金3号’、耐贮运货架期长的黄肉品种‘HFY01’。‘HFR18’和‘HFY01’已在新西兰、智利、美国等14个猕猴桃主产国及欧盟获得了品种权保护,推动了中国优质猕猴桃品种国际化进程,解决了红肉黄肉猕猴桃抗溃疡病育种技术“卡脖子”问题。

该成果认定品种3个,取得国内外新品种权33件(其中国外30件),获国家发明专利4件,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收录21篇);选育的优质抗病红肉、黄肉猕猴桃系列新品种在15个省(市)推广应用40余万亩,授权许可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等11个国家种植3500公顷。近3年,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近30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先进、创新性强,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红肉猕猴桃种质创制及高效育种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image.png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3515


官网
微博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