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会理市:科技“1+2+3+4”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2-01-21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会理市以科技“1+2+3+4”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建好“一个服务团”。依托省科技厅下达的科技特派团产业技术服务与创业项目,以会理市16名种植、养殖技术骨干为团员,在全市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特派团自成立以来开展产业技术培训54次,培训农户950余人次,发放各种技术手册120余本。
用好“两张互联网”。一是“四川乡村振兴科技在线”会理市平台服务网络。自2021年8月1日开通以来,注册信息员720人、市级专家100人、完成群众咨询量820条,发布企业信息、供需目录40余条,召开专题培训12场,培训人员950人次,并在城北街道三元村建立了全市首个村级科技驿站。二是天府科技云服务网络。自开通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推广培训活动20余次,注册个人用户13146人、组织机构用户539个、科创工作室882个,发布科技所能服务175条、科技所需116条,达成交易订单16单,交易金额1152536元,精准科普服务73万余人次,在线咨询服务96个,解决问题210个。
做实“三个科技小院”。由中国农大、川农大、华南农大等高校院所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的会理石榴科技小院,采用“政府+大学+农户”合作模式,成为全省首批授牌的5个科技小院之一,曾荣获“全国十佳科技小院”称号。由中国农大、西南大学、川农大、贵州大学等高校院所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的会理烟草科技小院,以及以州内茭白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的小黑箐茭白科技小院,这3个科技小院建立以来,通过各高校研究生扎根生产一线,发现并解决生产问题,对提高会理石榴、烤烟、茭白品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科技力量,提供了重要科技人才支撑。
抓实“四项服务”。一是科技培训。组织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处长、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黄维东等70余名专家教授到会理市开展产业调研指导、举办专家论坛。通过“农民夜校”“空中课堂”“田间讲堂”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新型农民素质提升等培训100余次,培训人员3000人次以上,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40余人。二是科技项目。实施省、州级以上科技项目17个,经费184万元。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40项,其中自筹经费32项、财政支持8项。三是科普基地。红军长征纪念馆和绿陶文化产业园成功入选为四川省“天府科技云服务”科普惠民共享基地。全市利用3个省级科普基地、15个州级科普基地和12个市级科普基地,积极开展科技示范和科普宣传。四是科普宣传。广泛开展 “科普月周日”“科普进彝家、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积极推进“科普七进”工作,以科普活动带动乡村文化发展,促进了科普力量重心下移,加强了基层科普阵地建设,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浓厚氛围。
(会理市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