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科技赋能色达县草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20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近年来,色达县始终坚持“牧业要发展、草业先行的”理念,依托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色达分院和国家科技特派团等科技力量支撑,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建设优良饲草种子基地和高产稳产饲草料地,保障肉牛、肉羊和奶牛等饲草料需求,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建立了四川省首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四川省高寒牧区牧草科研基地,引进700多份牧草资源,大力开展色达适生优质牧草良种繁育,筛选出“川草引3号”鷊草、“川草2号”老芒麦、短芒披碱草、川西紫羊茅等适生优质牧草新品种10个。推广种植虉草1200亩,每亩鲜草产量超过3000公斤,建立良种扩繁基地3000亩,有效解决了高寒牧区“种什么草”的技术难题;
二是积极构建“县乡村户”四级牧草种植体系,大力推进人工卧圈种草和高产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建设,建成优质高产牧草基地6.5万亩,亩增鲜草产量2000公斤以上,生产优质青干草4.5万吨,满足17万余头牦牛越冬度春,全县牦牛死亡率由8%下降到3%以下。彻底解决散养牦牛“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恶性循环,牦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积极培育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共培育养殖大户700余户、标准化家庭牧场375家、规模化集体牧场10家、养殖专业合作社67家、年存栏2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健康养殖场3个,逐步转变由以往的“靠天养殖”向“夏秋天然放牧+冬春舍饲补饲”和“四季短期规模育肥+联户联营”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转变;
四是利用科技外援,在鼠荒地、沙化地上积极探索“药-草”混播、“药-饲”兼用技术模式,种植大黄、山莨菪等道地中藏药材1.84万亩,实现集体经济分红500万元,农牧民的生活随着生态环境的改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牛羊产业链条的形成,贝母、山莨菪药材产业也蓬勃发展,生态修复真真切切拓宽了农牧民的致富道路。
(色达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