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选育及绿色增效生产技术应用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19-05-15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2019年5月14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7位省外内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洪雅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选育及绿色增效生产技术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 该成果提交的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
2.系统收集保存评价饲草种质资源4256份,其中白三叶1173份;发掘高产优质多抗的特异种质66份;利用航天搭载、N+离子束、Co60-γ射线等技术创制苏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等优异材料59份;挖掘抗旱基因47个,克隆基因9个;在国内首次构建白三叶遗传转化体系,成功转入TrSAMS基因并获得抗旱性增强的白三叶材料。
3.选育出优质高产抗逆饲草新品种7个,其中推广应用两年以上的品种2个。国审“川北”箭筈豌豆为农业部全国主推品种,其干草产量比国家主栽品种“兰箭3号”平均提高14.15%;四川省审定品种“艾丽斯”白三叶粗蛋白产量比全国主栽品种“海法”、“鄂牧1号”分别提高9.74%、14.84%。
4.创建了以饲草高产、沼液消纳、土壤环境容量、面源污染控制为核心的绿色增效生产技术体系,减施化肥32.5%~37.5%,年均安全消纳沼液225 t/hm2。
5.获得授权专利 19件;制定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70篇,其中SCI收录23篇;软件著作4项;主编(参编)著作4部。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123.80万亩,新增利润 39.74亿元,其中2016年-2018年,推广应用592.10万亩,新增利润16.61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研究内容系统深入,方法先进,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阐明白三叶的抗旱机理、提高白三叶的抗旱能力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评价专家组名单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19年5月15日
- 上一条:畜禽养殖中新型有害添加物分析与控制新技...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