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晚熟柑橘新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1-04-20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2021年4月15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眉山市经济作物站、石棉县经济作物站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晚熟柑橘新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该成果系统收集保存了国内外柑橘及其近缘属资源1890份,涵盖9属24种,建成了我国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柑橘资源圃。创建了表型和基因型相结合的柑橘种质鉴定评价技术,评价成熟期、品质、抗病性等重要性状20多个,获数据10万多条,建立了资源管理数据库;挖掘出晚熟、优质、抗病种质234份。新发掘PPR2、U-box、CCD4a等11个功能基因,揭示了柑橘成熟期、色泽、果实品质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开发了柑橘细胞遗传学探针CL1、CL2、CL3和CL4及多倍体起源与发生机制分析等,创制晚熟、丰产、低酸种质23个,为新种质创制提供理论基础,为晚熟柑橘新品种培育提供亲本材料。
2. 选育出‘大雅柑’‘黄果柑’‘沃柑’和‘少核默科特’4个晚熟柑橘新品种,延长鲜果供应期2个月左右,优化了柑橘品种结构。以筛选出的优异种质‘清见’为骨干亲本培育出优质、晚熟大雅柑,是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占川渝地区晚熟柑橘面积的20%以上;从橘橙天然实生杂交群体中选育出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柑橘新品种黄果柑,适宜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种植;沃柑在晚熟、适应性、耐贮等主要性状均显著优于当前主栽品种,成熟期比不知火晚1-2个月;少核默科特具有丰产稳产等优点。培育的新品种有力推动了川渝地区晚熟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
3. 创建了晚熟柑橘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体系。首次明确了晚熟柑橘氮磷钾元素的集中供应期,不仅有效提高果实品质,且减肥20%以上;创建了快速成园技术,使投产期提早2-3年;创制了老果园“五改”技术、增糖降酸及绿色防控技术,使亩产量增加20%以上、果实固酸比提高3-4,果品更加安全;首创了柑橘果园“果-草-粮”复合模式,提高了果园土地利用率。推动晚熟柑橘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生产。
4. 构建了“科技小院+专家团队+果业协会”与“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团+专业技术服务队”的农技推广模式。新品种推广面积273万亩,新增产值347.85亿元,新增利润172.02亿元;新技术应用面积750余万亩,新增产值178.13亿元,新增利润153.35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该成果获品种审定4个,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71件、国家软件著作权2件,制定行业标准4个、地方标准13个,国家地理标志1个、区域公共品牌2个,发表论文94篇,其中SCI 22篇、EI 20篇,出版专著1部、科普图书3部、地方专业志书1部。
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晚熟柑橘种质创制与品种选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1年4月15日
- 上一条: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2021年单位预算编...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