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川渝山地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时间:2022-05-25 来源:本站 浏览:0次
2022年5月4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7位专家对西昌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川渝山地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七天。
成果类型: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
评价形式:会议评价
评价方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2225-2015)
评价机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评价结论:
1.引进、收集马铃薯种质资源4000余份,筛选出抗晚疫病、抗病毒病和高干物质等60余份优异种质资源并完成遗传多样性分析;创建了马铃薯高效杂交技术,选育出西芋3号、川凉薯10号、西芋4号和川凉芋1号等优良新品种,其中川凉薯10号淀粉含量高达22.9%,比常规高淀粉品种高5个百分点,西芋3号抗晚疫病和高抗病毒病。新品种目前占凉山州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60%以上。
2.揭示了马铃薯晚疫病和干腐病等重大病害致病特性,发现水杨酸、褪黑素等天然产物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机理;完善了晚疫病预警模型,构建了马铃薯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3.建立了以“带状轮作、增碳减氮、分期追肥、配施生物菌剂”等肥料高效利用及克服连作障碍的新品种配套技术,集成了马铃薯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创建了相应的栽培专家服务系统,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创造了四川省最高亩产5575.2公斤新纪录。
4.研制了马铃薯白酒、土豆豆腐乳和面条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建立了淀粉废液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延长了加工产业链条,拓宽了马铃薯利用渠道,促进了当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5.育成马铃薯新品种4个,形成省级主推技术3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6件,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发表论文95篇,其中SCI论文30篇;出版专著5部。成果累计推广应用2000多万亩,增产87.43亿公斤,其中近三年推广1200万亩,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天然产物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和干腐病等重大病害病原菌生长发育机理解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2022年5月5日
- 上一条:贵州山地猕猴桃保鲜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
- 下一条:没有了

